中国防火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森林防火

森林防火

保山这十年全力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中国防火网2022-12-29森林防火防火墙建筑
防火ppt,防火墙建筑,防火通告,保山这十年全力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防火ppt,防火墙建筑,防火通告8月23日,保山市召开“保山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场新闻发布会。,防火pp

保山这十年全力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保山这十年全力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防火ppt,防火墙建筑,防火通告  8月23日,保山市召开“保山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场新闻发布会。

  防火ppt,防火墙建筑,防火通告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蔺汝涛,保山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明彦,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副局长张富有介绍十八大以来保山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蔺汝涛介绍,保山市历来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自1983年开始先后建立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腾冲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腾冲来凤山国家森林公园、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等14个自然保护地,总规划面积158283.92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3%。全市各自然保护地及重点林区内的108种国家保护野生动物、137种国家保护植物受到严格的保护。其中保山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具代表性的还是高黎贡山地区。高黎贡山是中国西南生态安全第一道屏障,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气候类型、复杂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高黎贡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现已记录有7个植被型15个植被亚型,高等植物5726种及变种,记录有动物2774种(含亚种),其中兽类154种,鸟类749种,两栖类44种,爬行类56种,鱼类49种,昆虫类1722种,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高黎贡山还是中国特有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仅种子植物中就有382个高黎贡山特有种。此外,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5种。高黎贡山还是灵长类动物的天堂,现记载有10种灵长类动物分布,是中国灵长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自1980年以来,高黎贡山是云南省发表新物种最多的区域,共发表600多种动植物新种。

  近年来,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主动担当作为,全面有序开展资源保护、科研监测、社区发展、生态旅游、外来物种监测、科普宣教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有效提升了保护区生态环境、生态效益价值,巩固了生物生态安全。

  一是建立野外巡护体系。划定260名护林员日常巡护管护责任区,形成网格化管理模式,设立72个哨卡,120条总长约1000km的野外巡护线路,联合驻地部队、森林消防、边防武警、公安、林业稽查等力量,持续开展武装巡护、“三项清理行动”、无火清明、“守护神”等10余项专项行动,有力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认真落实责任制,强化野外火源管控,建立联防机制,严格登记制度,健全应急处置扑救体系等措施。进入高火险期,市管护局对防火值带班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落实,及时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全员下沉基层开展高火险期防灭火工作。保护区(保山段)连续22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无人员伤亡事故发生。三是组建了两支专业队伍。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市级整合投入保障资金约1500万元,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要求组建“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准军事化”的高黎贡山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队伍100人,于2021年1月25日、4月25日分2批组建完成上岗履职,分别驻防高黎贡山保护区隆阳、腾冲辖区。专业队组建以来,积极投入保护区及周边乡镇火情扑救处置,得到了驻地森防指和乡镇领导及社区群众的认可。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隆阳、腾冲分局现有执法人员的基础上,分别组建了隆阳、腾冲行政执法大队,实行“局队合一”体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授权,开展保护区保山段林草行政执法工作。

  一是打牢研究基础。保护区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科研合作关系,先后出版了《高黎贡山自然与生物多样性研究》《高黎贡山原生兰科植物》《高黎贡山蛾类图鉴》《高黎贡山药用植物》等17部学术专著,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二是打造“数字化”保护区。建成“森林眼”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前端5套及管理平台;建成包括鸟类资源监测、入区人员和车辆识别管理及铁塔高空监测、安防监控一体的保护区智慧观测平台。保护区红外相机数量从2016年的200台增加到当前的770台。三是建设近原生地保护基地。先后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云南中医学院、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进行合作,已引种的光叶珙桐、长蕊木兰、红花木莲、滇藏木兰、保山茜、瑞丽山龙眼、云南黄连等52种珍稀特有植物、珍贵药材,在成功保存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开展种群恢复研究,为高黎贡山特有、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工作探索一种有效模式。四是开展物候监测及生态恢复试验。在高黎贡山保山段西坡林家铺附近选择30种272株珍贵树种,坚持每21天开展一次物候观察,总结出物候期,确定采种母树,开展育苗试验。利用培育出的红花木莲、南亚含笑、滇润楠、光皮桦等珍贵乡土树种,建立3个生态恢复试验小区,共计造林150亩。五是实施珍稀濒危、极小种群和狭域特有物种的拯救、保护和恢复。开展杏黄兜兰回归管理及监测,建立回归实验地,回归种植1000株;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滇桐资源拯救项目,调查发现滇桐野生植株286株,成为国内最大的野生滇桐种群,并进行挂牌保护、社区保护宣传、人工繁育试验,已培育出65株苗木;启动了《高黎贡山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收集及专类园规划》项目,建设具备保育、收集、拯救、展示功能的高黎贡山种质资源专类园。六是加快科研平台的搭建。与中央民族大学龙春林教授合作启动《高黎贡山食药植物多样性及相关传统知识的科学评价》项目,并联合申报“高黎贡山龙春林专家工作站”;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达成了“森林生态系统科学监测、生态恢复、服务功能评估”的合作协议;配合省林科院申报“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及生物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全面做好高黎贡山地区外来物种入侵调查、监测以及生物生态环境影响风险评估,完成了国家林草局委托开展的《森林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保山片区)试点项目》。

  一是搭建国内首批宣教场所。收集整理植物标本10000多份,动物标本2000余件,建成动植物标本室及百花岭宣教中心,成立了中国大陆第一所自然学校,编写出版了第一本自然教育本土教材。引入系列自然教育培训和“无痕山林”理念,面向公众宣传自然生态保护理念。保护区先后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全国示范建设保护区,中国绿化基金会授予自然科普考察基地,环保部、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二是建设优质的教育实习基地。高黎贡山成为各大科研院校、主流媒体所青睐的教学实习基地、文学创制基地、影视拍摄基地。吸引大批专家、学者、画家、影视制作者走进高黎贡山,以高黎贡山为背景或以高黎贡山生态保护为主题的活动、电视、电影、宣传片等层出不穷。三是通过“影像保护”形式传递保护理念。“十三五”期间,保护区策划和对接各大媒体对外宣传高黎贡山约980条。其中:央级媒体约400条、省级媒体约320条。仅2021年,配合新华社、人民网、云岭先锋、搜狐等知名媒体发布有关高黎贡山新闻共计50余条,在省级及市级媒体发布新闻共计约200余条。珍稀濒危物种滇桐、高黎贡比氏鼯鼠、大理铠兰和喜马拉雅铠兰等得到了央视、省市电视台以及各大报纸新媒体的关注和转发。红外相机拍摄的云猫活动一举登上了微博热搜版第14名。2020年11月,在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举办了“到王府井看美丽中国——野性高黎贡”户外主题展览。四是积极参与为COP15大会营造宣传展示氛围。协助拍摄第十五次生物多样性缔约方大会宣传视频《生命之歌》,以高黎贡白眉长臂猿为主角的生物多样性电影《天行情歌》被提名为“联合国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生物多样性影展”300部作品中唯一入选前三名的中国故事。协助拍摄以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题材的电影《花开高黎贡》,献礼COP15昆明大会并在各大网络视频平台播出。

  一是创建社区共管机制。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和28个社区森林共管委员会,引导社区参与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二是开展社区发展项目。在保护区周边社区的847个村民小组中开展社区环境教育示范、绿卡行动等生态生物保护活动,依托项目资金扶持保护区周边群众发展经济林果产业。先后实施了小母牛“云南高黎贡山少数民族社区可持续发展子项目”、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引水思源”项目和中国绿化基金会资助社区种植项目等,极大推进了社区发展。三是主动融入地方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响“世界高黎贡山·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保山”生态品牌名片工作部署,主动融入滇西旅游大环线建设,构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圈、高黎贡山旅游环线、红色旅游经典线,形成“一圈一环一线”全域旅游新格局。

  李明彦介绍,近年来,保山市坚持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和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具体行动,下最大的决心,采取强有力措施,全力推进工作落实,为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美丽保山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一,保护机制不断完善。保山市委、市政府先后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自然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坏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将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全市综合考评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各级各部门责任明确、高效联动、凝聚合力,从解题、破题出发,笃定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和化解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隐患。

  第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之以恒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推进各级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督查、“绿盾”自然保护区专项行动发现交办问题的整改,先后整改问题280多个。在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上下功夫,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加快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今年1-6月保山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100%,较2021年同期上升0.7个百分点,细颗粒物浓度为16微克/立方米,较2021年同期下降53.8%。9个国控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优良率100%。隆阳区东河2021年省控考核叠水河桥断面、石龙坪桥断面实现脱劣,20个断面达到Ⅳ类水功能区划要求,2022年6月共42个断面达到Ⅳ类水功能区划要求。东河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水质呈现好转。

  第三,“两山”转化成效初显。一是“两山”实践见行动。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为载体,大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全域旅游+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绿色发展模式,从单纯的生态保护向生态优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融合转型,辐射带动保护区周边群众脱贫致富。中国紫皮石斛之乡龙陵、中国咖啡第一村新寨、中国五星级观鸟胜地百花岭、腾冲银杏村、腾冲司莫拉佤族村等两山转化示范区成为美丽保山绿色发展的亮丽名片。保山市、腾冲市、昌宁县分别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腾冲市在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上分享“两山”转化实践经验,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经济学:促进农业与食品系统可持续发展”项目中国唯一案例。二是“两山”实践出实效。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了生态的“颜值”和产业的“绿值”,把绿水青山的“看点”,变成了增收致富的“卖点”。全市“三品一标”认证产品412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6个、绿色食品137个、有机产品232个、地理标志登记产品7个)。隆阳、腾冲、龙陵、昌宁四个县分别被列为“一县一业”咖啡、中药材、石斛、茶叶特色县。“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90个,其中省级产业基地12个。

  第四,监管能力持续加强。一是提升监测能力。建成覆盖水、气、土、声的环境质量监测网,开展全域环境质量监测,有力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建设数字环保,运用智慧环保一张图,将全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动态监测体系纳入“数字环保”,构建生物生态大数据平台,提升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三是严把源头管控。全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6.87%。严守“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和环评审批,坚决杜绝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三高”项目落户,禁止审批特色养殖项目。四是严格监管执法。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和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措施,2021年,全市查处环境违法行为91起,处罚金额2014.37万元。

  第五,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保山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工作纳入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列入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项目规划。出台了《关于筑牢滇西生物生态安全屏障的实施意见》《保山市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和保护实施方案》系列政策措施。充分利用“保山市生态环境局”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依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制观念和意识。充分利用好“国际生物多样性”“世界环境日”等活动,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活动,大力推进绿色校园、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创建,广泛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不断提高公众的保护和参与意识。

  各位记者朋友!保山是写满绿色诗意的山水田园城市,是积淀丝路永昌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开放创新之城,是共享和谐安宁的边疆安全屏障,是奋力逐梦前行的跨越发展热土。

  面对新形势、立足新阶段,我们将坚持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长远与根本的关系,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任务,把保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层次、全过程,在助推保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争当表率、作出示范。

  问题1:国家发布《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意见》后,保山市是如何落实此项工作的?

  首先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保山市目前自然保护地的基本情况:保山市现有自然保护地共14个,其中自然保护区5个(分别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腾冲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昌宁澜沧江县级自然保护区、腾冲地热火山县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2个(云南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昌宁右甸河省级湿地公园)、森林公园2个(腾冲来凤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保山太保省级森林公园)、地质公园1个(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2个(腾冲地热火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保山博南古道省级风景名胜区)、水利风景区1个(保山市北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槟榔江黄斑褶鮡拟鰋国家级水产种质保护区),总规划面积158283.92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3%。2019年以前,我市保护地分别由林草、住建、环保、国土、农业、水利部门管理,2019年4月,按照机构改革相关部署,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监管职能和相关工作统一整合至林草部门。截止目前,我市除北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槟榔江黄斑褶鮡拟鰋国家级水产种质保护区仍由水务、农业部门管理未移交外,其余保护地均已移交林草部门管理。

  自国家发布《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意见》后,我市迅速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明确目标任务、制定保障措施,扎实开展摸底调查及评估分析,坚持保护优先,应保尽保、依法依规、规范操作原则,编制了《保山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按照《预案》整合优化后保山市共有2个类型、13个自然保护地(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公园10个,不包括风景名胜区、水利风景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211189.15 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1.08%,保护地数量增加3个,占国土面积比例增4.83个百分点。目前《预案》已经省林草局审查上报国家林草局。在《预案》获国家和省批复后,将有序推进我市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改革,科学设置自然保护地,着力解决各类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边界不清、功能区划不合理、现实矛盾冲突和历史遗留问题。全面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强化监督管理,构建科学合理规范具有保山特点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问题2:刚才发布中提到保山市出台了《关于筑牢滇西生物生态安全屏障的实施意见》,请介绍一下意见的具体内容,下一步将如何做好相关工作?

  为守护好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第一道防线,进一步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2021年8月,保山市印发了《关于筑牢滇西生物生态安全屏障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主要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提出筑牢西南生物生态安全屏障,推动保山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了到十四五末,全市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的总体目标。

  第二部分是“重点任务”。提出了8项重点工作:一是开展自然保护地保护行动;二是开展生态修复行动;三是开展自然灾害防控工作;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五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六是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七是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价值实现机制;八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提出了4项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加强资金保障;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四是加强宣传引导。确保《实施意见》落到实处。一是严禁三江非法捕捞。二是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三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积极开展珍稀濒危物种、极小物种抢救保护和人工繁育工作。四是加强动物疫源疫病防控。五是做好外来物种入侵防治工作。六是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重点实施施甸国家区域性常规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尽快完善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资源圃基础设施、实验平台建设。通过以上抓手,切实增强做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和水平。

  2021年4月22日,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启动,高黎贡山保山管护局积极配合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各相关部门及各工作组完成了高黎贡山国家公园范围认定、边界细化、综合科学考察、社会风险评估等外业工作,并根据省林草局和其所委托的第三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调查规划院的要求,组织提供各类国家公园创建所需材料,并多次完成各类意见建议征询工作;配合规划单位完成了《高黎贡山国家公园设立方案》《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云南片区)符合性认定报告》《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云南片区)设立社会影响评价报告》等高黎贡山国家公园申报基础性材料。按省林草局要求,派出人员到省林草局配合形成了《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方案》《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工矿水电等建设项目调查与调处方案》《高黎贡山国家公园过渡期保护管理方案》《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人口统计与调处方案》《高黎贡山国家公园社区共管共建共治方案》《高黎贡山国家公园涉及自然保护地处置方案》《高黎贡山国家公园生产活动核实与处置方案》《高黎贡山国家公园执法体系建议方案》《高黎贡山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发展方案》等9个方案。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今年(2022年)重点上报亚洲象国家公园和普达措国家公园,确保亚洲象国家公园申报成功,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时间安排上,重点在明后年,即2023年。

  通过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云南片区)的设立和后续建设运行,实现对高黎贡山山脉的整体性保护,建成大尺度、多层次的生态保护体系,使核心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更科学的保护,一般控制区受人为干扰严重的生态系统得以有效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得以修复重建,自然生态系统的比例不断上升,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高黎贡山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断增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得到科学管理、严格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数量保持稳定,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怒江金丝猴等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不断扩大,生境条件明显改善,种群数量实现稳定增长。管理体制机制不断理顺、完善、健全,科研监测体系持续健全,国家公园的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功能得到发挥,初步探索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正确途径,生态产品的价值逐步显现,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共建共享的国家公园建设新模式逐渐建立,高黎贡山作为西南生物生态安全屏障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

  问题4:今年是云南省确定的作风建设年、大抓项目年,保山市生态环境局在抓项目、作风建设上有那些具体措施?

  保山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坚持聚焦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最大职责、支持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是最大任务的“双重定位”,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放管服”改革要求,对标生态环境部和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政策创新、工作部署,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建设。

  项目审批方面:一是制定实施项目环评审批正面清单,便利项目开工建设。二是实施技术评估提前介入、专人跟踪、定期调度等服务保障措施,实现可研设计与环评联动,依法依规加快推进项目环评审批。三是严格落实“并联”审批。对确实无法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和法定保护区的公路、铁路、轨道交通、输油(气)管线、电网等线性工程,不再将主管部门的意见作为环评审批前置条件,项目建设以行业主管部门意见为准。四是探索“打捆”审批。位于相同区域、相同工艺、相同规模、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统一开展环评审批,统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单个项目不再重复开展环评。五是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承诺报告书24个工作日、报告表12个工作日以内批复,登记备案当天办结。2022年以来审批报告书、报告表54个,登记备案210个,涉及投资389亿元。

  执法监管方面:一是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对污染危害较小,环保手续齐全、环保设施齐备,主动规范履行自行监测、运行台账、执行报告、信息公开等责任企业,纳入正面清单,降低环保现场检查频次,减轻企业迎检负担。二是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执法,审慎采取查封、扣押和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三是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对偷排偷放、恶意排污、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故意不正常运行环保设施以及涉疫情医疗废物、医疗废水,侵害群众健康、群众反映强烈、严重污染环境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严厉查处。四是主动服务企业,执法有温度。把主动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主动为企业发现问题、主动督促企业整改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把过去的生态环境执法与企业“对抗”关系,改变为“共赢”关系,把柔性执法,温情执法落实到企业的主动服务中。五是强化指导帮扶制度。坚持严格规范执法与精准帮扶并重,坚持执法和普法结合,教育和处罚结合,推进执法理念向“执法+服务”转变。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律法规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守法意识。深入摸排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和政策需求,助企业纾困解难,帮助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在今后的工作中,保山市生态环境局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树立“在服务中监管,在监管中服务”的意识,在“事前”上用心、“事中”上用情、“事后”上用力,进一步统筹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支持服务好经济发展的关系,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

很赞哦!